- 運河疫情防控GPS導航系統等獲取船舶近15日航
- 巧用GPS調度公交24小時設卡測溫應對疫情
- 公司單位業務車管理使用哪種GPS定位系統好
- 公務車輛建立GPS衛星定位系統可以實現哪些作
- 縹緲峰景區觀光車裝GPS保障景區內交通安全
- 民警用GPS定位追蹤被盜摩托車
- 吳江區公車安裝GPS定位,緊盯“四風”不放松
- 選擇GPS定位設備不能只貪便宜
- 挖掘機安裝GPS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 夏至戶外探險高峰時節GPS定位為安全護航
- 控制運渣車安全GPS功不可沒
- 租賃車裝GPS定位有效防惡意拖欠租金方便管理-
- 公車安裝GPS定位系統,大大節約用車成本
- 蘇州車載GPS定位系統哪家好
- 企事業單位車輛如何科學化管理 安裝gps衛星定
- 貨車GPS定位系統安裝的意義
- 蘇州河道清淤GPS監控防止泥漿偷排亂倒
- 蘇州的哥GPS報警劫匪被警察抓獲
- 蘇州姑蘇法院實行“三微管理”公務車裝GPS
- 租車騙子消失GPS一路追蹤
最新文章
天匯產品及服務: 蘇州GPS定位監控、 蘇州GPS安裝、 GPS車輛管理、 貨運GPS監控、 無錫GPS定位、 無錫GPS安裝、 工程車輛GPS、 金融貸款GPS、 GPS手機查車、 GPS網上查車
為了預防和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自去年11月起,市交巡警部門重拳出擊,警力全部壓向路面一線,各交巡警中隊民警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在152天的整治行動中果敢“亮劍”,嚴查“三超一疲勞”嚴重違法行為。
今年3月底,全市“三超一疲勞”專項整治行動完美收官。5個月時間,全市交巡警部門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42572起,其中超速113560起,超員34起,超載2850起,疲勞駕駛70起。期間,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9.8%,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全市交通安全形勢進一步平穩,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防”字當頭
整治“三超一疲勞”,預防要放在第一位。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市交巡警大隊積極會同安監、交通等部門,制訂重點運輸車輛安全檢查方案,深入全市客貨運輸企業,檢查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車輛GPS系統運行、安全管理措施到位等情況,對存在問題的責令整改。行動中,檢查人員當場責令整改問題11個。同時,市交巡警部門還強化對吳江、盛澤兩個樞紐客運站的門崗檢查,督促客運站嚴格執行“三不進站、五不出站”制度。
專項整治行動中,市交巡警部門全面排查本地客車駕駛人違法情況,對去年11月份以來有兩次及以上超速、超員、疲勞駕駛的駕駛人通報責任企業,并督促組織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同一客運企業的車輛有兩次以上超員違法行為的,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予以處罰。此外,市交巡警部門還與全市63家客貨運輸企業駕駛人簽訂拒絕“三超一疲勞”承諾書,承諾率達到100%。
整治行動初期,市交巡警部門對全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排查,更新、添置限速標志19塊,進一步提升了標志標線的完整性。組織力量開展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梳理事故多發路段,科學研判整治辦法,及時整改消除交通事故隱患。
“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駛會使駕駛人視野變窄,難以及時處理突發險情,車輛制動非安全期延長,操作穩定性降低,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在227省道等紅綠燈的貨車司機老張,在收到了松陵交巡警中隊民警派發的《珍愛生命,平安出行———致廣大駕駛員朋友的一封信》后,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宣傳資料,我市交巡警部門共印發了14000余份,主要發放對象是長途客車、大型貨車和景區旅游車輛的駕駛人及乘客,以引導駕駛人和乘客自覺抵制和主動舉報“三超一疲勞”違法行為。
實行“零容忍”
“我們談談,放我們一馬吧,出多少錢都可以。”
今年2月8日,黎里交巡警中隊民警朱小興在攔下一輛超員90%,且車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大客車時,車上下來一個小伙子,一把拉住朱小興,把他拉到警車旁邊。
面對嫌疑人的金錢誘惑,朱小興嚴詞拒絕,并不顧危險,極力制止對方的暴力抗法行為,最終將駕駛人控制,及時排除了一枚流動的“定時炸彈”。
不能放過任何一輛“三超一疲勞”車!針對“黑車”夜間出沒,且“三超一疲勞”明顯的特點,市交巡警部門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夜間聯合執法,持久深入開展打“黑”行動,從源頭上遏制“黑車”尤其是“黑班線”超員載客等違法行為,并采取固定和流動測速相結合的方式,5個月內查處超速行駛違法行為11萬余起。與此同時,市交巡警部門還協調交通運輸部門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聯合治超行動,查處貨車超載超限違法行為712起,其他重點違法行為117起。全市4個卡口中隊則采取“逢車必查”措施,查處客車超員違法行為34起。
“三超一疲勞”車必須嚴查,但查處違法行為,光靠一股子干勁還不行,還得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市交巡警大隊根據每天下午5時至次日8時為交通事故高發時段的規律,探索并實行了“二班制”工作模式,將部分白天警力調整至夜間開展巡邏管控,延長路面有警時段,克服現有勤務機制“重白天、輕夜間”帶來的弊端,最大限度地降低夜間時段事故發生率。
此外,我市交巡警部門還進一步加強與周邊省市卡口的協調,實行入境車輛單邊檢查的勤務合作模式,并調整卡口值守力量分工,確保守卡民警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避免疲勞應戰,提高工作效率。
服務先行
“你好,你已經連續駕駛超過4個小時了,按照規定必須休息,否則會影響安全駕駛。麻煩你下車,到我們休息室休息一會兒吧。”
“我感覺還行,謝謝你們的好意。”
“疲勞會導致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增加操作失誤發生率,甚至可能會打盹兒。如果仍勉強駕駛車輛,很可能發生交通事故。”
聽了盛澤交巡警中隊民警陳仁杰的勸告,這位駕駛員終于“領情”,走下了大客車,來到卡口的休息室休息,不一會兒竟打起了呼嚕。
“按照規定,連續駕駛4個小時,駕駛員就必須強制休息,特別是長途客車,我們必須對車內的乘客負責。卡口還備有一些日常藥品和緊急救護工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服務駕駛員和乘客。”陳仁杰說道。
記者了解到,我市交巡警部門分別在3個國省道卡口設置疲勞駕駛員強制休息點,對長途客運疲勞駕駛員實行強制落地休息。在蘇嘉杭高速、滬蘇浙高速吳江境內各出口設立臨時執勤點,配合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門查處客運車輛上下客等違法行為,嚴防“三超一疲勞”違法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