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河疫情防控GPS導航系統等獲取船舶近15日航
- 巧用GPS調度公交24小時設卡測溫應對疫情
- 公司單位業務車管理使用哪種GPS定位系統好
- 公務車輛建立GPS衛星定位系統可以實現哪些作
- 縹緲峰景區觀光車裝GPS保障景區內交通安全
- 民警用GPS定位追蹤被盜摩托車
- 吳江區公車安裝GPS定位,緊盯“四風”不放松
- 選擇GPS定位設備不能只貪便宜
- 挖掘機安裝GPS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 夏至戶外探險高峰時節GPS定位為安全護航
- 控制運渣車安全GPS功不可沒
- 租賃車裝GPS定位有效防惡意拖欠租金方便管理-
- 公車安裝GPS定位系統,大大節約用車成本
- 蘇州車載GPS定位系統哪家好
- 企事業單位車輛如何科學化管理 安裝gps衛星定
- 貨車GPS定位系統安裝的意義
- 蘇州河道清淤GPS監控防止泥漿偷排亂倒
- 蘇州的哥GPS報警劫匪被警察抓獲
- 蘇州姑蘇法院實行“三微管理”公務車裝GPS
- 租車騙子消失GPS一路追蹤
最新文章
當前位置:蘇州GPS > GPS行業新聞 > 正文
發布時間:2012-09-20 08:34 天匯GPS定位
天匯產品及服務: 蘇州GPS定位監控、 蘇州GPS安裝、 GPS車輛管理、 貨運GPS監控、 無錫GPS定位、 無錫GPS安裝、 工程車輛GPS、 金融貸款GPS、 GPS手機查車、 GPS網上查車
紅網長沙9月19日訊(記者 劉怡斌 實習生 胡弋)什么是社區矯正?社區矯正人員會不會不配合工作?這是廣大老百姓既陌生又好奇的問題。
“肖大哥,你來啦!”近日,長沙市雨花區洞井街道司法所的矯正對象肖某又出現在社區困難戶的家中。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感化教育下,肖某迫切希望體現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同。于是,肖某在一次次的公益勞動中找回了信任感和社會認同感。
湖南省自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2.6萬人,極大地防止了社區矯正人員的脫管、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全省社區矯正人員重新犯罪率連續三年保持為零,是全國五個重新犯罪率為零的省份之一。
融入社會 降低費用
湖南省司法廳社區矯正處副處長魏威表示,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
社區矯正是司法所面臨的一項全新工作。2008年9月,湖南省作為全國第二批社區矯正試點省份之一,正式啟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2010年,湖南省全面試行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并計劃今年10月在全省各鄉鎮街道全面推開。
魏威說,社區矯正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內容,它大大地降低刑罰執行成本,在湖南,關押一個罪犯的月平均費用高達2000元,而社區矯正成本每月不到300元。
“開展社區矯正有更深遠的社會意義。罪犯在監獄呆久了,容易受‘監獄文化’的影響,出來不適應正常的社會環境。”魏威還介紹,“讓符合條件的服刑人員在社區服刑,能保持與家庭、社區的正常聯系,因而心態更加平和,更加容易融入正常社會。從而減少重新犯罪的可能,還能防止罪犯‘交叉感染’。”
社區矯正提高了避免社區服刑人員家庭破裂的可能性,使其有機會履行家庭責任,如教育子女、贍養老人等,更好地避免了社會不和諧因素的產生。
GPS定位 隨時監控
為了確保社區矯正人員不脫管、不漏管,湖南省司法機關采取嚴格的日常管理,創新管理手段,全面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
根據社區矯正人員所犯罪行和個人情況,在入矯時,每個社區矯正人員都會有一個監管矯正小組,其中包含了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屬。在矯正過程中,實施1對1的矯正方案,根據社區矯正人員的日常表現情況,將其分為寬管、普管、嚴管三級,實行分級管理。
現在,湖南省正在嘗試運用信息管理平臺、GPS定位等科技手段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對長沙市等7個市州50個縣市區的部分社區矯正人員進行了手機定位監控。
“我們要求社區矯正人員隨身佩帶手機,及時向我們匯報情況。如果社區矯正人員離開規定的區域,或者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司法所報到,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鎖定社區矯正人員的位置,發出警告。如果還是不聽勸告,我們會根據相關規定,做嚴肅處理。”魏威說。
社會認同感在公益勞動中產生
肖某在擔任社區干部期間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刑三年,緩刑四年。在司法所的感化教育下,肖某深刻認識到自身錯誤,他迫切希望體現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同。由于在矯正期間表現優良,街道社區矯正工作小組決定將肖某某列入寬管級,每兩個月到司法所報到一次,以示鼓勵。
于是,在一次次的公益勞動中,都可以看到肖某某忙碌的身影。在做公益勞動的時候,肖某感到自己的人格尊嚴得到應有的尊重,平等、融洽的氛圍使他產生了信任感。對此,肖某感激的說,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將更加發奮努力,以回報家人和社會對他的信任和幫助。
“我們司法所與街道社會福利院建立了‘社區矯正公益勞動基地’,我們定期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到社會福利院進行兩次以上的集中公益勞動,每月完成不少于10小時的社區公益勞動任務。”長沙市雨花區洞井街司法所所長吳進清介紹說,“平時矯正對象要到社區領取社區保潔、社區綠化、清理小廣告、照顧老人、便民維修、義務巡邏、文明創建等勞動任務,勞動完畢后由社區矯正專干簽署意見,并對矯正對象的勞動態度、情況進行點評。”
解矯教育 預防重新犯罪
截止到2012年6月,湖南共有14個市州(占100%)、123個縣市區(占100%)、2426個鄉鎮街道(占89.9%)開展了社區矯正工作,其中長沙、株洲、湘潭、邵陽、懷化、張家界6市已在所有鄉鎮(街道)全面推開了社區矯正工作。全省從事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執法工作者共計1782人,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73人,社區矯正社會志愿者共計13480人。全省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21873人,解除矯正6288人,現在冊15585人。
2011年6月,全省首個區級社區矯正中心--開福區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下設三部、兩室,集“監管、教育、幫扶”三大職能于一體。截止2012年6月開福區累計接收矯正人員400人,現有在矯人員217人,累計解除矯正183人,全區矯正人員未出現一例漏管、脫管現象。
相關鏈接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我國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以下5種罪犯:被判處管制的;被宣告緩刑的;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包括患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和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被裁定假釋的;被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于罪行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相關標簽:
上一篇:假證租來車 轉手就抵押 下一篇:詳盡解析關于GPS的選擇及特點